昆明电梯冲顶致业主身亡,涉事三方造假被追责

发布于:2025-07-12 阅读:2
今年2月18日,昆明一小区电梯从17层55秒内冲顶至33层,59岁业主不幸身亡。调查显示,维保、检测单位造假,物业拖延隐患处理。涉事三家单位被列入失信名单,15人被追责。此前红河州也曾发生类似事故。

今年2月18日晚,本应是阖家团圆的时刻,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同德广场B区4栋却发生了一起令人痛心的悲剧。59岁的业主韦某与儿子在楼下玩耍,儿子想跳绳,韦某便上楼取绳子。他进入涉事的1#货梯后,没想到这竟成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程。

电梯冲顶

电梯监控视频记录了那可怕的55秒:20时19分49秒,电梯停靠17层开门,韦某进入;19分54秒按压选层按钮,20时20分电梯关门运行。20时20分42秒,韦某靠近轿门仰头观察,随后多次绝望地按压选层按钮自救。20时20分55秒,监控视频黑屏,电梯轿厢高速撞击井道顶部,悬停在33层,韦某因头部重创出血,当场身亡。

涉事电梯由奥的斯电梯(中国)有限公司于2012年12月10日制造,最后一次日常维护保养时间竟是事发当天。然而,承担维保工作的昆明申菱电梯服务有限公司严重失职。按规定,应对制动器进行清洁、润滑和检查,可他们未按规范操作,直接在维护保养记录上签字确认。而且,未按要求更换制动器减震垫,现场减震垫老化碎裂,阻滞铁芯柱塞顶杆复位。

维保造假

负责检测的攀西钒钛检验检测院同样问题严重。去年10月出具的检测报告结论严重失实,对“使用资料”“制动器”等关键项目未实质检测,就判定“符合”;检测出的整改项未确认整改,便给出合格报告;检测工作实际一人完成,报告却签署两人名字。

作为电梯管理方的云南同德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也难辞其咎。早在2021年,维保单位就发现电梯钢丝绳磨损,建议整组更换,物业仅同意换一根。此后,多次上报的隐患问题都未得到有效处理,对安全隐患的长期漠视,最终酿成悲剧。

此次事故是一起典型的特种设备责任事故,直接经济损失达166.005万元。目前,涉事的三家单位被建议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包括三家公司法定代表人在内的15名责任人将被追责,面临行政处罚、吊销从业资格等处罚。

这并非个例,去年红河州弥勒市也曾发生电梯坠落事故,同样是维保造假、检测报告虚假。电梯安全关乎每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任何环节的敷衍都可能酿成大祸。希望相关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完善机制,提高违法成本,民众也应增强安全意识,及时反映电梯异常。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昆明电梯事故 电梯冲顶 维保造假 责任追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