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低龄医美热潮,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审美

发布于:2025-08-04 阅读:0
暑期,未成年人整形美容接诊量明显增加。未成年人生理和审美未成熟,易受外界影响。部分医美机构诱导、弱化风险,加剧整容焦虑。家长应加强引导监管,社会需共同努力,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环境,树立正确审美观。

近年来,医美行业发展火热,越来越多人将其视为改善外貌的途径。然而,在这股潮流中,低龄医美热潮也逐渐兴起,不少未成年人跃跃欲试。

未成年人医美

暑期,不少整形美容门诊青少年接诊量显著增加,有的达平时两倍。专业人士指出,青少年追逐整形美容涉及社会心理、商业营销、家庭观念及技术发展等因素。

未成年人整形美容项目分功能性修复类和美容改善类。功能性修复如耳再造、唇裂手术等是刚需;美容改善类像双眼皮、隆鼻等未必是刚需。医美专家认为,18岁以下未成年人整形,应以解决功能性缺陷或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为原则,高风险手术和抗衰项目不建议在未成年阶段做。

可现实中,不少未成年人认为“颜值等于竞争力”,把整形当升学礼、成人礼。在医美机构或非法美容院广告蛊惑下,缠着家长走进医美机构,医美纠纷不断。

这背后,存在诸多隐患。未成年人生理结构未发育成熟,审美观处于形成阶段,易受外界宣传影响,盲目追求不切实际的医美效果。而且,他们对手术风险心理承受能力弱,手术未达预期易造成心理创伤。

医美广告

部分不正规医美机构诱导未成年人整形,甚至帮助窜改病历、伪造年龄,逃避家长监护。一些医美机构“暑期特惠”宣传刻意弱化手术风险,强调“悄悄变美,开学惊艳所有人”,加剧了未成年人的整容焦虑。

从法律角度看,16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风险较大的医疗美容行为,须由监护人代为行使知情同意权。若医院擅自为未成年人实施医美手术或应用不成熟技术,将违反伦理原则并承担法律责任。

面对此现象,社会各界呼吁家长加强对未成年人的引导与监管。家长要有正确三观,对未成年人整形美容有分析判断,帮助孩子树立正确审美观,告知整形风险。对于孩子的医美要求,不能盲目支持或放任。

同时,学校和社会也应共同承担责任。学校可加强审美教育,引导学生培养健康自然的审美追求。社会要加强对医美行业的监管,打击非法美容院,规范医美广告宣传,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环境。

健康审美

在这场关于未成年人医美的讨论中,平衡追求美丽与保障健康是关键。真正的自信来自内在成长和认同,而非靠刀子和针头堆砌。只有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树立稳定而健康的自我价值体系。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未成年人 医疗美容 整形美容 健康审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