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背后:巨头争夺即时零售主导权

发布于:2025-07-14 阅读:2
近期美团、阿里、京东开启外卖大战,发放大额补贴,部分外卖可“零元购”。这场大战表面是平台抢用户,实则是对即时零售赛道的深度布局。即时零售市场潜力大,巨头们各有战略考量,但补贴非长久之计,未来需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多方共赢。

近期,外卖市场掀起了一场激烈的大战,美团、阿里、淘宝闪购等平台纷纷加入,开启了新一轮的外卖疯狂补贴。7月12日,各平台发放“满25减21”“满25减20”等大额券,部分外卖甚至能“零元购”,让消费者享受了一把实惠。

外卖大战

这场外卖大战突然升级,表面上是美团和京东夹击下的阿里奋起反击。此前外卖行业主要是美团和饿了么的天下,然而京东的强势入局打破了原有格局,让阿里陷入被动。但实际上,这场大战的背后是整个零售业态对于存量市场增长的焦虑。

即时零售是当下互联网最高频的消费场景之一,其用户画像年轻化,且集中在高线城市、具有高消费力。对于淘宝、美团、京东来说,即时零售是不能失守的战略要地。若在即时零售的高频流量入口竞争中失利,必然会导致生态价值萎缩。

即时零售

从各巨头的表态来看,这场以外卖之名开启的争夺战,逐渐演变成了对自身零售业务,尤其是即时零售的升级。美团CEO王兴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赢得竞争,阿里巴巴CEO吴泳铭称这是阿里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京东则希望通过外卖战役找回“失落的五年”。

从市场表现来看,外卖大战让消费者受益,享受到了低价甚至免费的外卖。但对于商家和骑手来说,情况却并不乐观。商家订单量虽有增加,但补贴带来的可能是不可持续的虚假繁荣,补贴一停,销量可能暴跌。骑手则面临着订单量大但配送费低的问题,收入难以增加。

外卖补贴

此外,消费者也并非完全没有顾虑。低价补贴不可持续,家里堆满临期饮品也成了负担。而且平台烧钱补贴的目的是推广“即时零售”,让消费者用外卖送手机、日用品等,但目前消费者领了红包还是主要买喝的,非餐饮订单远低于预期。

从资本市场来看,由于外卖战涉及的几大平台公司均位列恒生科技指数前十大成份股之列,投资者调侃恒生科技指数变成了“恒生外卖指数”。不过,虽然补贴会让相关上市公司短期利润承压,但从长远看,这场“外卖战”有望挖掘“即时零售”的潜力,驱动平台经济行业整体升级。

总的来说,外卖大战只是一个开始,即时零售领域的竞争才刚刚拉开帷幕。未来,巨头们需要思考如何在补贴退去后,培养用户的忠诚度和消费习惯,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平台、商家、骑手和消费者的多方共赢。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即时零售 美团 阿里 京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