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迎来新机遇

发布于:2025-07-26 阅读:2
近期,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与西子国际合作,发起30亿私募房地产基金。外资抄底中国房地产,聚焦长三角核心城市。政策松绑、估值洼地等因素吸引外资,行业正从开发向运营转变,金融创新提供退出通道,城市更新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

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关注下,中国房地产正经历一场外资“抄底”热潮。2025年,全球资管巨头施罗德资本旗下房地产投资部门与浙江实力企业西子国际达成战略合作。双方联合发起总规模约30亿元人民币的私募房地产股权投资基金计划。

全球资管巨头

施罗德资本管理资产达937亿美元,在全球有超850处物业的管理经验。1994年布局中国内地,本土化运作成熟。西子国际是一家涉猎多业态的民营企业,实控人陈夏鑫商业版图广泛。2024年8月,西子国际以10亿元从施罗德手中收购上海静徕坊项目。该项目历经多次易主,施罗德曾参与翻新改造。

如今,双方再度联手,将目光投向长三角核心城市优质写字楼及消费类基础设施投资机会。选择此时布局,有其战略考量。政策方面,国家外汇管理局2025年6月发布新规,删除“外资不得购买非自用住宅房产”条款,跨境资本通道全面打开。

中国房地产

市场上,核心城市优质物业显示出投资价值。如上海舜晟建设以6.597亿元购得原价16亿的泰禾大厦。长三角核心写字楼资本化率上升,显著高于欧美主要城市。戴德梁行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上海大宗交易额达158亿元,写字楼占比62%,外资参与度同比提升35%。

外资布局加速,众多外资私募基金完成备案,REITs退出通道也已打通。施罗德与西子国际的基金,投资标的明确。对于核心写字楼,如上海静徕坊,计划引入智能楼宇系统降耗20%。老旧商场方面,瞄准杭州、南京等地,进行“商改办”+文商旅融合改造。物流仓储则联合黑石布局大湾区冷链升级高标仓,对接REITs退出。

外资加仓中国不动产呈现出一些趋势。从增量开发转向存量运营,尽调指标更关注项目运营潜力。消费基础设施REITs成为新风口,大家保险联合加拿大退休金委员会收购购物中心股权,施罗德基金也将20%资金投入该领域。在城市更新方面,外资带来国际经验与本土智慧的融合,避免大拆大建,提升资产溢价空间。

外资投资

不过,房地产市场有波动。此前黑石集团房地产业务就频频暴雷,受多种因素影响,旗下产品出现兑付违约和投资者挤兑情况。但这并不影响整体外资对中国房地产的信心。全球资管巨头抄底中国房地产,带来大量资金和先进经验,促进行业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复苏虽可能有波折,但外资持续流入为行业注入新活力。投资者需关注资产现金流生成能力等,把握长期价值。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全球资管巨头 抄底 中国房地产 长三角 外资投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