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自创“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含致癌物,品牌与消费者检测结果现“罗生门”

发布于:2025-07-24 阅读:3
近日,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被曝多个批次含致癌物硫脲,部分批次含量远超化妆品安全标准。数百消费者反映使用后出现病症,但品牌方检测结果却显示合规。究竟哪个结果真实,需权威第三方揭晓,该事件也暴露出行业质量监管问题。

近日,网红主播辛巴自创品牌“棉密码”卫生巾陷入了一场卫生安全风波。消费者集体送检的检测报告令人触目惊心,从2019年9月到2025年1月,多个批次的棉密码茶氧夜用卫生巾、茶氧日用卫生巾等品类均检出超高含量的3类致癌物硫脲。

棉密码卫生巾

其中,一款棉密码樱花·舒缓型卫生巾的硫脲含量甚至高达16653.4679μg/g。而《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2015版)把硫脲列为禁用组成分,依据相关检测方法HPLC的最低检出限量值为1mg/kg,“棉密码”卫生巾的硫脲含量远超这一标准。

“棉密码”作为最早入局自营卫生巾赛道的电商品牌,曾凭借精准的营销定位成为直播平台的现象级产品。该品牌号称拥有千万用户,据《信息时报》援引业内人士消息,“棉密码”仅用8年时间,累计销售额就高达33.3亿元。它曾高调宣称向护肤品行业借鉴研发逻辑,以“成分党”思路打造产品,推出初代核心产品茶氧系列。

硫脲

然而,2024年,“棉密码”就因被指添加荧光剂登上卫生巾黑榜。今年5月,博主王先生在自媒体曝光“棉密码”含硫脲,并组织消费者集体送检。上海复达检测技术集团的结果显示,10份样品中7份检出硫脲,其中茶氧夜用、日用及樱花迷你款的含量分别高达3732.2022μg/g、3201.9902μg/g、3204.7255μg/g。

众多消费者也反馈了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后的不良症状。新京报记者获取的一份统计表显示,有数百名“棉密码”消费者曾提供产品使用后的反馈信息。有30余人自诉患有甲状腺癌,同时反馈其他接触硫脲的关联病症,均称长期使用“棉密码”卫生巾,并出示有多年购买“棉密码”的订单截图。还有约35%的家庭中未成年女儿与母亲长期共同使用“棉密码”卫生巾;数百例消费者反馈红肿瘙痒闷痘炎症、妇科炎症、皮疹荨麻疹、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病变等硫脲关联病症;还有10例左右消费者自诉怀孕前使用“棉密码”卫生巾,怀孕后出现了胎停、葡萄胎、新生儿甲亢等情况。

检测结果差异

面对这一情况,7月24日,辛选集团相关负责人回应称,品牌第一时间就请求汕头市监部门对产品进行了抽检,结果是合法合规合格的,并不存在“致癌”的问题。辛选方面还出示了一份广东省汕头市质量计量监督检测所出具的检测检验报告,报告显示,送检样品中有一款名为“棉密码茶氧日用卫生巾”,其委托检测日期为2025年5月13日,检测结果显示该样品所涉及的5个项目,符合GB/T8939 - 2018《卫生巾(护垫)》以及GB 15979 - 2002《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的要求,且未检出含有硫脲成分。

但消费者自行送检的产品被曝硫脲严重超标,今年6月,某官方机构送检的14份样品中,“棉密码”仅有一个批次未检测出硫脲。这样截然不同的检测结果,形成了一个“罗生门”,让消费者更加困惑。检测结果差异的背后,可能涉及多重因素。不同批次的原材料或生产工艺可能存在波动,导致部分产品出现问题;检测标准和方法的不同也可能影响检测结果。也有网友指出,有些商家为了获取虚假的检测报告,送检样品与实际销售产品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卫生巾行业长期存在“重营销、轻质量”的不良倾向。以“卫生巾芯片”为例,这类产品并无单独国标,多是加工为成品后才接受第三方检测,若检测的是非芯片部位,那么检测结果极有可能出现偏差。为国内众多卫生巾品牌提供“芯片”的公司负责人也坦言,“品质并不能百分百保证”,这样的生产和经营态度,无疑加剧了行业质量安全风险。

此次“棉密码”卫生巾被检出高含量致癌物硫脲事件,不仅关乎众多消费者的健康与权益,也为整个行业敲响了警钟。究竟哪个检测结果真实可靠,必须由权威的第三方机构介入并通报,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值得信任的答案。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对卫生巾行业的监管,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保障消费者的健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棉密码卫生巾 辛巴 硫脲 致癌物 检测结果差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