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丹阳小区杜宾犬未拴绳冲突事件追踪与反思

发布于:2025-07-23 阅读:2
近日,江苏丹阳一小区内,杜宾犬未拴绳引发冲突。路人不满,狗主反呛。事后狗主登门道歉,但此事暴露养犬人漠视规则及法律问题。多地禁养杜宾,且遛狗需拴绳。如何平衡人狗关系、加强养犬管理成公共议题。

近日,江苏省丹阳市某小区内,一起杜宾犬未拴绳引发的冲突事件引发广泛关注。据红星新闻等媒体报道,7月21日曝光该小区两名养狗人带着未拴牵引绳的杜宾犬,与路过他人发生争执。路人声称要“打死狗”,养狗人则反呛“咬你了吗”。

杜宾犬

从现场情况看,人与狗处于相对封闭的地下车库,还有幼童在场。大型烈性犬不拴绳,很容易让人产生紧张、害怕情绪。这种恐惧虽未造成身体伤害,但精神上的伤害同样不可忽视。而养狗人却缺乏基本克制,漠视公共规则和法律法规。

目前,国内多地都将杜宾犬列入禁养烈性犬名单,镇江也不例外。同时,多地养犬管理要求外出牵绳。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将遛狗不拴绳致动物伤人纳入治安处罚,动物防疫法也规定出户要系犬绳。可见,该养狗人的行为既涉及禁养犬种,又未牵绳,严重失当。

未拴绳冲突

事件发酵后,警方介入。7月22日消息称,事情已协商处理完毕,养狗人登门道歉。小区后续会张贴警示语,提醒文明养狗、遛狗拴绳。然而,“妥善处理、登门道歉”并非解决此类纠纷的根本办法。

长远来看,要协调好人与狗、个人权利与公共安全的关系。一方面,对于饲养禁养犬的行为,需明确处理办法和执行罚则;另一方面,社会管理应更精细化,跟上养宠潮流。比如多地通过立法,要求宠物登记办证、植入芯片,实现全流程管理。

当下,国内宠物狗数量众多,养宠引发的纠纷不断。大狗没拴绳、小狗乱排便等问题频发,提醒我们养宠不再是个人私事,而是公共议题。不能仅靠视频曝光或“养狗人觉悟高”来解决问题。

文明养犬

社区、物业、警方等应发挥作用,如社区贴警示语、警方开罚单、物业巡查等。但关键还在于养狗人要有“社会共处意识”,明确不养禁养犬、出门牵绳、尊重他人是基本的“人和狗的边界感”。

文明养宠需要法律的刚性约束,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养狗人要做文明养宠的践行者,爱狗也要守卫共同的文明。只有这样,才能减少人狗冲突,营造和谐的社区环境。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杜宾犬 未拴绳冲突 文明养犬 法律约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