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大战:持久战下的行业变局与平台博弈

发布于:2025-07-22 阅读:2
2025年外卖大战激烈,京东入局后与美团、阿里等展开竞争。过度补贴有负面效应,监管介入。平台或转向重回报率策略,盈利压力或缓解。此役影响行业格局,也关乎平台未来发展,短期美团、中期阿里股价或有机会。

2025年,外卖市场硝烟弥漫,一场激烈的“外卖大战”正愈演愈烈。京东的入局,打破了原本美团和饿了么双雄鼎立的局面,与阿里、美团等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外卖大战

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各大平台纷纷推出巨额补贴。淘宝闪购宣布启动500亿元补贴计划,美团也计划在三年内投入高达1000亿元的巨额补贴。然而,过度的补贴带来了诸多负面效应。

补贴刺激了外卖需求,却间接削弱了线下餐厅的客流,冲击了堂食市场。同时,外卖平均单价较低,餐厅还需承担部分补贴成本,行业整体利润被进一步压缩,中小餐厅不堪重负。订单激增还带来了过度包装和严重浪费的问题。此外,持续补贴强化了消费者“低价即合理”的心理预期,长期可能导致整个行业陷入价格战和价格通缩的困局。

平台补贴

面对这些问题,监管部门及时出手。7月1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约谈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企业,要求它们纠正激进促销行为,推动理性竞争,保护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利益,助力餐饮服务业可持续发展。

尽管外卖业务盈利承压,但考虑到各大平台已投入逾200 - 300亿元,瑞银预计巨头们不会轻易退出,而是将转向更注重回报率的策略。例如将补贴形式从“免单”转为“满减券”等,趋于理性化。若资本投入趋稳,2025年下半年盈利压力或稍稍缓解。

从平台角度来看,美团的外卖业务是其护城河,在这场竞争中承受了巨大压力。为了维持基本盘的稳定性,美团不得不将更多资源投入到外卖补贴中。而阿里将外卖视为新增长引擎,今年将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希望打好第二战场,打造新引擎。京东则把外卖作为新一轮多元化的关键第一仗,试图通过外卖业务拓展新的突破口。

即时零售

这场外卖大战也对股价产生了影响。瑞银看好短期美团、长期阿里。美团前期跌幅较大、弹性更强,具备率先反弹空间。中期则看好阿里在AI等多线业务上的估值想象力。

长期来看,外卖大战还将带来行业的结构性变化。餐饮行业可能加速集中化,消费者价格敏感度上升,平台可能愿意接受更低利润,履约成本也将上升。

这场外卖大战注定是一场持久战。各平台需要在竞争中寻找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需要关注消费者、商家和骑手的利益,共同推动餐饮服务业的健康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外卖大战 即时零售 平台竞争 补贴策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