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8吨垃圾找手表:环卫工权益与公共服务边界引深思

发布于:2025-07-15 阅读:3
近日,山西大同两环卫工4小时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手表引发热议。有人质疑浪费人力、不体恤工人,也有人肯定公共服务温度。事件暴露出公共服务边界不清、环卫工权益保障不明等问题,值得各方深思。

近日,山西大同发生的一件事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两环卫工徒手翻8吨垃圾帮游客找到儿童手表”这一事件原本被当地媒体当作正能量、暖心的事情进行报道,然而却在网络上招来一片质疑声。

环卫工

事件的起因是,7月1日,来自深圳的卢女士一家乘坐高铁前往大同旅游,车上孩子将儿童手表装入纸质垃圾袋中玩耍,下车时不慎遗忘。出站后,卢女士向大同南站派出所求助,通过定位发现手表仍在大同南站,工作人员推测手表应该是被当成垃圾运走了。次日上午,卢女士拨打了12345热线向大同市城市管理局求助。

随后,大同新城环境公司追踪到手表所在的垃圾挤压箱,里面有8吨压缩垃圾。公司决定将整箱垃圾运到焚烧厂空地,调派两名环卫工进行搜寻。当天12点50左右,两名环卫工人戴着薄手套在高温闷热的垃圾堆里翻找,而此时卢女士一家正坐在空调车上安心游玩“云冈石窟”。到了下午4点50左右,手表终于被找到,并于当晚送到卢女士手中。

翻垃圾找手表

卢女士委托送手表的人向环卫工送出小额红包以表感谢,但被婉拒。当地媒体本想借此进行暖心宣传,为大同文旅加分,没想到却引发了网友的口诛笔伐。网友们认为这是浪费人力、不体恤工人的行为,还有人质疑大同某些领导把业绩建立在底层人民的痛苦上。

从成本角度来看,按大同环卫工平均时薪18元算,两名工人4小时人力成本144元,加上垃圾转运车调度、焚烧厂场地占用等费用,总支出远超千元。而这块儿童手表全新才卖1200元,且这4小时里环卫工本该完成的街道清扫任务和日常垃圾处理的机会成本也被搁置。此外,当天大同实测气温38℃,我国《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明确规定37℃以上需缩短露天工作时间,可两名工人不仅无间断作业,连基础防护都只有一副薄手套。

对于网友的质疑,大同市城管局副局长肖志刚回应称,不能说值不值,只要老百姓有需求,他们肯定去做。但当记者问有没有对环卫工人的奖励时,肖志刚表示奖励不奖励环卫工是公司的事。不过,后来肖副局长又回应称接下来将给予环卫工人一定的奖励。

公共服务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公共服务边界和环卫工权益保障的深入思考。公共服务应该以人为本,但也不能无原则地满足所有需求,需要建立合理的分级响应机制,区分“紧急救命”与“普通失物”的情况。同时,劳动者的权益应该得到保障,他们的额外劳动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不能让他们在高温等恶劣环境下作业而没有必要的防护和补偿。

在处理类似事件时,有关部门应该更加谨慎和理性,充分考虑各方利益,明确自身的职责边界,既要满足群众的合理需求,也要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公共服务真正体现出温度和价值,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环卫工 翻垃圾找手表 公共服务 权益保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