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差异解析与养老规划指南

发布于:2025-07-25 阅读:2
近期,人社部和财政部为2024年底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本文解析基本养老金与个人养老金区别,如性质、资金来源等,还提及调整利好群体、领取缴税情况,助您合理规划养老生活。

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基本养老金和个人养老金是人们关注焦点。近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发布通知,为2024年底前已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总体调整水平为2024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2%。

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是我国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主体,主要惠及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约1.5亿人。基本养老保险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截至2025年3月末,参保超10.7亿人。今年,不仅城镇职工养老金上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也提高20元,涨幅16.3%,惠及1.8亿多老年人,多为农村居民。

而个人养老金是2022年4月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制度,需先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才能参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郭瑜称,它像个人银行“存钱罐”,每年最高缴存1.2万元,可买理财等产品,退休或特殊情况才能领取,为养老多份收入。

个人养老金

两者区别明显。性质上,基本养老金具强制性和普遍性,保基本生活;个人养老金是自愿参加的补充保障。资金来源方面,基本养老金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共担,个人养老金则是个人缴费。领取规则上,基本养老金需达法定退休年龄且累计缴费达标才可领取;个人养老金在符合国家规定情形时,可多种方式领取。税收政策上,基本养老金领取不缴税,个人养老金缴费时暂不缴税,领取时按3%纳税。

对于个人养老金是否值得购买,因人而异。以34岁、税前年收入约20万元参加人为例,对应个税边际税率10%,每年存12000元,不算收益能赚800多元。收入越高、个税税率越高,购买越划算。但低收入群体,若工资未达个税起征点,参与可能不划算。

总之,基本养老金是退休后稳定经济来源,是“必选项”;个人养老金是“可选项”,虽有风险,但能为未来增添保障。我们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养老,用好这两种工具。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admin@pbootcms.com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标签: 基本养老金 个人养老金 养老保障 养老金区别

相关文章